最近,瑞典科學家喬基姆·拉爾森(Joakim Larsson)在知名學術期刊Microbiome上,發表了題為The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human, animal and environmental resistors(人體、動物和環境中耐藥基因的構成和多樣性)的論文,拉爾森在論文中提到,從北京一次霧霾天的14份空氣樣本中檢測出抗生素耐藥性基因。
。

這篇論文一經發布,在網絡上引起了很多關注,北京市衛計委甚至特別為此發表了聲明,指出了霧霾中出現耐藥細菌的風險并不大。但這則聲明似乎并未平息人們的擔心。那么,霧霾中是否存在耐藥菌,對人體有多大危害呢?
耐藥基因不等于耐藥病菌
拉爾森教授的這篇論文是一篇闡述微生物耐藥基因分布的學術文章,其主要觀點包括如下幾條:
1。 環境中廣泛存在多種不同的與細菌耐藥性相關的基因;
2。 在被抗生素污染的環境中,耐藥基因的分布最為廣泛;
3。 人體內可檢測出大量耐藥基因,但攜帶這些基因的細菌種類并不多;
4。 城市空氣中存在大量的耐藥性基因。
在證明第四個論點時,拉爾森教授和同事研究了北京霧霾天氣下的空氣樣本。值得強調的是,這篇文獻在檢測耐藥性基因時,并沒有采用常規的耐藥性微生物培養方法,而是采用了先進的“illumina”測序技術,即直接從樣本擴增特定的DNA分子片段大量測序,并與已知的細菌耐藥性基因進行比對,這和法醫學上通過比對犯罪現場遺留的DNA,從而尋找嫌疑犯的原理有些類似。但是這種方法可以檢測出任何來源的DNA片段:這些片段有可能來自細菌、細菌的芽孢、死掉的細菌、甚至是已經破裂的細菌殘片等,因此可以說,霧霾中檢測出耐藥基因并不表明霧霾中存在可以誘發感染的細菌活體。
在接受《環球科學》記者采訪時,拉爾森教授特別澄清了一些問題:普遍來說,攜帶抗生素耐藥基因的微生物只是少數,即使在高度現代化的環境中,絕大多數微生物還是不存在抗生素耐藥性的。他們的研究僅僅分析了北京空氣中的DNA分子,對于健康人而言,只有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才能夠造成感染,而在拉爾森研究的樣本中,致病菌數量極少。另外,造成感染的主要因素還是傳統的人體接觸、食物/飲用水傳播等,因呼吸空氣而被感染的概率很低。
耐藥菌仍然危險
盡管在霧霾中發現耐藥基因這個事件本身并不值得擔憂,但近幾年,細菌的耐藥問題卻讓學術界特別是臨床醫師們憂心忡忡。從本質上講,耐藥細菌和同種的非耐藥性菌對人體的致病機理是一樣的。但是,一但細菌對某些抗生素產生了耐藥性,在治療上繼續使用該抗生素效果就會打折扣甚至無效。
抗生素是人類對抗細菌感染的重要手段,在抗生素發明前,細菌感染是人類因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某些幾乎已經絕跡很久的細菌感染性疾病如結核病大有卷土重來的勢頭,究其原因,一方面如HIV感染者等免疫低下人群容易受到感染;另一方面,大量出現的細菌耐藥問題也讓治療手段捉襟見肘。
國內許多大醫院對抗生素的使用有嚴格的規定和管理措施。在談到耐藥細菌的問題時,北京一家三甲醫院的醫師向《環球科學》記者表示,根據抗生素的抗菌能力、抗菌譜以及研制使用的先后年代將抗生素分成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級。普通醫師的處方權僅限于非限制使用的常見抗生素(效果好,副作用較小,使用最廣泛的抗生素,同時也是細菌最易產生耐藥性的一類);副教授以上的醫生可以使用限制使用的抗生素(有一定副作用,以往使用較少,可以針對部分耐藥性細菌);而特殊使用的抗生素(療效獨特,新研發的藥物,細菌一旦對該類藥物產生耐藥性將產生嚴重后果)的處方權僅僅是重癥醫學科,感染科等的資深醫師才有。同時,醫院會隨時檢測各個科室環境中耐藥性細菌的情況,并通報給全院醫護人員。根據經驗,一旦環境中出現耐藥性細菌,將很難清除掉。
抗生素的抗菌機理非常復雜,針對不同病原體使用不同的抗生素是一個臨床醫師需要隨時復習的功課?;颊咭坏┌l生發熱等感染癥狀,應當去醫療機構就診,不能自行用藥,特別是抗生素。而現階段中國民眾獲取抗生素還是比較容易,許多患者被病毒感染引起流感時也會自行服用抗生素,一方面對治療毫無作用,另一方面還增加了肝腎負擔,最可怕的后果就是促進了體內細菌產生耐藥性。但是,目前很多患者為了達到盡快解除病痛的主觀愿望,往往主動要求醫生給予抗生素,甚至是要求抗生素靜脈點滴給藥,醫生在限制抗生素使用方面有很大阻力。
獸用抗生素的濫用同樣會造成細菌耐藥性的問題。一方面,動物體內會直接產生耐藥性細菌,另一方面,殘留在動物體內的抗生素會通過食物進入人體,間接引起人體內的細菌產生耐藥性。國內著名的一個三級甲等醫院曾經收治過嚴重過敏性休克的患者,在排除了其他過敏因素后,醫生發現該患者的過敏源就是牛奶中含有的微量青霉素,而這些青霉素是用來治療奶牛乳腺炎的??上攵?,我們日常從動物制品中是可以攝入獸用殘留抗生素的。
細菌耐藥是整個人類種群的事情,種群是由每個個體組成的。細菌進化速度很快,而人類開發抗生素的速度卻非常有限。為了人類盡量減少和有效地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嚴格限制抗生素使用是每個個體都應重視和關注的。